(通讯员:王宏飞)4月13日下午,艺术设计学院在学院会议室开展院内教研与学术交流分享活动,这次活动主要围绕教育教学评估、一流专业建设和数字传媒教育发展展开。分享活动由学院副院长张洋主持,全院教职工参加。
数字媒体艺术系教师王宏飞就学习通网络教学平台的使用做了经验分享,并针对网络课程建设提出了自己的建议。王宏飞老师认为,当下时代是一个移动互联网时代,零零后学生是第一代网络原住民,他们的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同以前有了很大的不同。相比较传统信息载体,他们更倾向于使用电脑、手机等智能终端来辅助学习、查阅资料,作为高校教师更应当加强网络课程建设,以匹配当下的学习方式、生活方式。
动画系教师舒慕晴结合参加一流专业数字化转型学术会议分享了相关领域专家的观点。舒慕晴老师认为,人工智能是教育领域、学术研究领域最近的热点话题,当下的数字艺术教育需要培育数字化思维、塑造数字化转型的灵魂。与此同时,她还结合使ChatGPT和Midjourney的使用体验分享了自己对未来艺术设计类专业课程改革的建议,她认为,人工智能设计系统在未来将成为设计师的新型工具,在未来,学院在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方案上要更注重知识面的广度和深度,注重审美素养的提升。
动画系教师陈婷婷师结合参加中国数字传媒教育与发展论坛的心得体会做了分享。陈婷婷老师结合数字艺术教育领域专家李若梅教授、刘青堂教授、蔡新元教授等专家对当下数字艺术教育的新观点和新思想谈体会。她提到,当下外部环境变化迅猛,数字化是不可逆转的趋势,作为高校设计教师,我们一方面要积极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另一方面还要引导学生关注艺术设计前沿资讯和发展动态,扩大视野,提升就业竞争力。
副院长张洋老师进行总结。他指出,开展院内教学分享、学术交流能促进老师们之间相互沟通、共同进步。学院鼓励老师们外出参加学术会议,将前沿资讯、专家观点和意见带回来,进行分享、讨论,在交流中进步,在沟通中凝聚共识,争做真学者、好老师,为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学习经历。